5月3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2023年陜西省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圈定25項重點工作任務,由多部門分工負責,涉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空間布局和形態優化等。
6月底前實現所有類型戶口遷移業務“跨省通辦”
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積極推行“實際工作+實際居住”落戶的戶口遷移政策。進一步提升戶籍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陜西“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應用,6月底前實現所有類型戶口遷移業務“跨省通辦”。
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公辦學位供給,深入推進“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保障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鼓勵將隨遷子女納入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范圍。
推動企業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
以農民工為重點推動社會保險參保擴面,推動企業為農民工繳納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社會保險。依托居住證、社保卡提高非戶籍人口公共服務享有便利度。鼓勵有條件地區開展持有居住證人員在居住地申請低保或低保邊緣家庭認定,落實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要求。鼓勵有條件城市將市政運行、教育醫療等領域非戶籍常住人口住房、收入困難家庭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支持農民工集中的產業園區及企業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
不得以年齡為由“一刀切”清退大齡農民工
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和保障。推動消除年齡、戶籍等不合理就業限制,不得以年齡為由“一刀切”清退大齡農民工。通過勞務協作輸出、公益崗位安置等方式,進一步挖掘就業崗位,持續發揮就業服務工作站作用,加大就業政策、崗位信息推送力度,加強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提升綜合運營效能。2023年完成農民工補貼性培訓20萬人次。實施縣域農民工市民化質量提升行動,加強縣域農民工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為農民工提供居住證辦理、衛生健康、就業創業等綜合服務。
加快推動7個組團一體化發展建設
加快培育建設西安都市圈。積極探索組團式發展新模式,加快推動富平閻良、高陵涇河新城三原、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咸陽經開區、臨渭華州、耀州、楊凌武功周至、乾縣禮泉7個組團一體化發展建設。積極推進西延、西十、西渝高鐵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引漢濟渭、東莊水利樞紐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京昆線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等續建高速公路建設,推動311省道麟游縣城至良舍等一批干線公路升級改造。
加快呼包鄂榆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步伐。協同推動黃河流域礦區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試點,推動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強荒漠化治理交流合作,防止毛烏素沙地二次沙化。協同推動延榆鄂高鐵建設前期工作,力爭三季度開工建設。
支持秦創原總窗口功能拓展放大
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落實好西安—咸陽一體化產業布局、創新驅動、交通建設、生態環保、教育事業、衛生事業6個一體化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西安同渭南、銅川、商洛、楊凌協同發展水平,印發《西安—咸陽一體化國土空間規劃》。謀劃建設西安—咸陽產業轉移示范區,爭取上升為國家層面。支持西咸新區提升拓展放大秦創原總窗口功能,打造“三器”示范樣板。支持漢中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加快延安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和商洛生態康養之都建設,加快安康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建設,支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楊凌示范區深度融合發展。
|